一、建设背景
四川社会治安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是四川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致力于四川省社会治安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着力推动科研成果向公安政法队伍现实战斗力转化,助推四川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二、组织概要
中心以四川警察学院为依托,坚持把研究团队建设放在中心工作的重要位置。在中心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组织制定和实施中心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审定中心研究项目等;制定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和工作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建设规章制度。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5人,同时聘请了10余名国内知名学者、专家作为兼职研究人员,成员学术背景涵盖公安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中心通过发布课题,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整合教育、科研资源,形成学科优势,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出一批高水平专著,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增强服务实战能力,为四川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通过主动承揽政府和社会各界委托的研究课题等,为政府部门和公安机关等提供发展规划、发展建议等方面的决策咨询服务,努力将中心建设成为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并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新型智库。
三、研究方向
中心主要设置三个研究方向:警务治理理论研究;民族地区警务治理创新研究;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治理实践研究。
1.警务治理理论研究。该研究方向涉及多维度、跨学科的领域,重点关注警务思维、能力、机制、管理和科技的现代化的路径,国外警务协同治理的启示经验。
2.民族地区警务治理创新研究。重点关注四川涉藏地区警务治理创新经验,目的在于描述、分析当前涉藏地区警务工作的情况、规律和特点,探索涉藏地区警务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特性。
3.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治理实践研究。该研究方向主要聚焦梳理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治理机制与模式等创新实践案例,总结分析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效能提升的具体措施,为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改革提供建设性意见。
四、特色亮点
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宽视野建设,全面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决策咨询和服务公安实战等各项工作,依托中心立项课题取得了110余项研究成果,成功培育立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2019年5月,中心学术委员钟云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冲突视野中刑事社会抗拒研究》结项鉴定为良好;2019年10月,钟云华教授研究成果《我国警务改革的逻辑与向度——以2003年以来地方警务改革为样本的分析》获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中心密切加强与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的联系与交流,通过课题调研,专项调查,举办座谈会、学术研讨会以及提供立法论证、决策咨询服务等方式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科学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和政府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涉藏州县反分维稳的理论与实务始终是中心确定的研究重点。中心除了通过立项培育更高层次项目申报的同时,组织研究力量对涉藏警务重大问题开展重点攻关,围绕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涉藏州县社会治理创新、特定场所(寺庙)管理等领域撰写涉藏咨政报告10余篇,6篇被相关部门采纳。
五、未来规划
中心将继续全面落实学院科研平台建设及运行制度规范;继续做好警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服务工作,夯实研究生学术研究基础;积极服务公安实战,主动参与民警训练和警务调研,为解决公安重点问题出谋划策,提供决策支持;强化日常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强化学术方向凝练,着力打造自身的科研特色和品牌。
按照四川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标准,中心将以公安智库建设、涉藏警务特色打造等“改革系统工程”为牵引,结合学校行业特色、区位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更加突出研究特色,积极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把中心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咨询服务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