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背景
为促进公安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推进队伍正规化、职业化建设,经四川省教育厅2013年4月批准,在四川省公安民警研训中心基础上,依托我院成立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警察思想政治研究中心”。中心由四川警察学院负责管理,旨在整合省内外警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研究力量,全面开展与警察思想政治相关的科学研究,开发出一批在全省甚至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为我省公安队伍建设和民警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组织概要
四川警察思想政治研究中心由四川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日常运行。研究中心学术团队以四川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校内相关专家学者为主体,同时聘请省内外部分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四川省公安厅和各地公安机关的有关专家共同组成。研究中心现有研究人员28人,其中专职人员20人,兼职人员8人,教授7人,副教授 6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在读博士1人。
本中心以思想政治领域中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为目标导向,强化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是立足于四川警察学院,面向全国,服务公安机关、高等院校等单位的科研平台。中心在理论政策阐释、公安队伍建设、思政课程研究等领域每年均发布研究课题指南,资助优质项目,持续发挥公安院校在思想政治研究中的辐射影响力。
研究方向
本中心现有主要研究方向四个:
一是国家安全思想与国家安全教育。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剖析总体国家安全观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思想意识领域的痛点与难点问题,攻关国家安全相关省部级以上项目。
二是公安英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公安一线调研,聚焦公安英模精神研究,完成高水平研究成果;通过到公安基层宣讲和推进高质量的大学生思政金课建设,推进公安英模精神在大学生和民警思想意识上引领与示范功能。
三是国家安全治理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对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路径开展研究。广泛参与地方经济社会治理的实地调研与决策咨询,生成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
四是中华文化起源与阐释研究。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基础上,开展对中华文化的起源研究和经典阐释工作;将中华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
特色亮点
近五年,中心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社科重大专项1项,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结项2项,科研经费合计80余万元。
中心先后承办“公安院校思政‘金课’暨课程思政研讨会”“四川省哲学史年会、四川省哲学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等学术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扩大了中心的学术影响力。
中心成员每年均开展基层理论宣讲50场以上,开展与地方和行业的联合调研工作不少于5次;获评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思政示范课程2门,其中省级线上一流课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受众面达全国20多个省、14000多名学生。
中心成员还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1项,四川省思政课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多位教师被授予“全省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成绩突出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