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融合计算实验室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网站简介 > 平台介绍 > 警务融合计算实验室 > 正文

警务融合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简 介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26      浏览:

一、建设背景

为了更好履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这一历史使命,根据公安部“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要求和四川省公安厅关于科技信息化工作部署,我校以2018年开始建设的警务融合计算实验室为基础,与四川省公安科研中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和电子科技大学于2024年合作共建了警务融合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筹),意图把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引擎,实现新质公安战斗力的跃迁提升。

二、组织概要

警务融合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筹)由四川省公安科研中心、四川警察学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四家单位联合建设,依托四家单位各自优势,充分利用智能装备、大数据、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打造“产、学、研、战”闭环创新赋能模式,打造人工智能警务工作场景应用,护航社会政治经济有序发展。

实验室主体部分位于四川警察学院成都校区,现有研发工位80余个,科研机房2个,服务器、工作站等各类设备多台。实验室建有三个分中心,分别位于四川省公安科研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移动南区实验中心。

三、研究方向

(一)新一代公安信息化安全体系研究

开展云边端协同、多态智能警用装备、警用异构算力网络、警用大数据与大模型等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二)警用大数据与大模型研究

开展反诈反恐防犯罪智能研判识别分析支撑体系、警用大模型构建及应用、大模型监管和反制与对抗技术、大模型与大数据支持的云边端协同移动警务应用等研究。

(三)警用异构融合算力网络技术研究

开展警用算力网络平台架构、警用算网一体调度关键技术、警用算网管理编排关键技术研究。

(四)多态智能警用装备技术研究

开展基于国产软硬件架构的警用装备协同技术、基于国产操作系统的警用装备能力组件、警用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通用智慧警用车辆技术、警用装备高精度定位技术与应用研究。

四、特色亮点

近五年来,实验室研究团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国家级项目12项,主持和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3项,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2项,累计获批经费5700余万元;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7项、公安部科学技术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奖1项,第五届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优胜奖1项;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8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授权发明专利32项;实验室近五年科技转化成果累计产出经济效益15.33亿元。其中,学院完成的部分成果如下:

依托该实验室,2019年已成功申报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340MHz公安无线宽带专网关键技术研究”(2019YFS0068),2023年1月,该项目圆满结项,研发的成果如下:

(1)研发了新型340MHz公安无线视频传输系统系列产品:如核心网、中心基站、标准机架车载台等。

(2)申报发明专利4项。

(3)发表高质量论文9篇,出版网络技术有关著作1部。

(4)初步建立了340Mhz公安无线通信的企业标准规范。

所研发的成果“340MHz公安无线图传专网”已被公安部特勤局、内江市、宜宾市、德阳市、遂宁市等多家公安机关使用或试用并得到用户好评。2023年4月,该成果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防科工局、全国工商联、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组办的“第五届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优胜奖(本次大赛参赛单位1800余家,其中获奖单位只有20%)。

五、未来规划

一是根据实验室四个主要研究方向,扎实开展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工作,力争三年内产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并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提升服务公安实战能力和水平。

二是做好实验室每年的开放课题发布和管理工作;开展省部级以上项目申报工作和成果报奖工作,力争在省部级奖项方面有新的突破。

三是依托实验室,与合作单位一起,做好电子信息研究生培养工作,特别是让研究生进入实验室,与研究人员一起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是依托实验室优势,引进高科技企业入驻实验室,培养实验室科研团队,壮大实验室研发力量,提高科研成果产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