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文化研究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网站简介 > 平台介绍 > 公安文化研究中心 > 正文

公安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25      浏览:

一、建设背景

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加之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现实情况的不断变化给公安工作提出新要求,这既是对公安工作的挑战也是对公安文化发展新的要求。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公安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某些公安机关在文化建设中过分强调形式、盲目开展工作的现象,看似热火朝天,实际效果却冷冷清清。此外学术界关于公安文化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理论体系尚未完全搭建起来,渐渐无法应对现实社会的快速变化。

无论是顺应新时代公安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还是回应一线公安队伍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四川警察学院作为全省公安文化的高端智库,聚集了大量的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必定要在公安文化建设方面主动担当,有所作为。而公安文化研究中心的建立,无疑将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公安文化研究力量,加强公安文化研究的组织与规划,推动四川省公安文化研究工作发展,意义深远。

二、组织概要

公安文化研究中心于2022年5月31日正式成立,归属四川警察学院基础教学部。中心现有成员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博士5人,已形成了一支以高职称高学历为骨干的研究队伍,为中心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公安文化研究中心的战略定位:

(一)抢占公安文化研究平台阵地,打造公安文化研究品牌,增强四川警察学院公安文化研究在国内公安文化领域话语权,提升四川公安文化在全国公安文化影响力。

(二)整合四川公安文化研究资源,锻炼四川公安文化研究精英队伍。主动出击,整合智力资源,围绕公安文化做文章,通过公安院校文化研究与警营文化研究的相互勾连融合,更好地服务四川公安文化研究工作。

三、研究方向

(一)进行公安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组织公安文化建设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收集和整理公安文化建设信息,了解、把握公安文化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宣传推动公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二)开展研究中心与地方公安机关的文化合作。借助“校局合作,文化共建”的模式,以警校公安文化研究成果指导、帮扶地方公安机关的文化建设;以地方公安机关的文化建设实践反助警校公安文化研究,让中心的研究成果深入服务公安一线工作。

(三)进行公安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公安文艺的创作与批评。通过整理研究公安历史文献,发掘历史深处的公安文化精神,筑牢公安文化建设的思想根基。同时,广泛开展公安文艺的创作与批评,推动公安文艺创新,切实打造公安队伍精神家园,满足公安队伍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开展警校生文化活动建设。结合警校教学工作,将公安文化建设与“大思政”课程有机融合,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警校生文化素质,为日后公安机关的文化建设储备人才。

四、特色亮点

(一)桥梁沟通机制形成。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公安文化研究中心在2023年10月成功举办“首届川渝公安文化研讨会”,会议代表来自重庆市公安文联、四川省公安文联,重庆警察学院、自贡市公安文联,泸州市公安文联等川渝两地,成功打造了川渝两地的公安文化交流工作的沟通桥梁,开启了川渝两地公安文化研究合作的新局面。

(二)平台聚合效果出现。公安文化研究中心已与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建立了密切文化联系,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同时积极组织教师赴国内其他公安院校开展文化调研活动,交流公安文化建设心得,现已与浙江警察学院、江苏警官学院等兄弟高校,建立密切的工作联系。此外在“校局共建”模式下,基础部非常重视与地方公安单位文化建设联系,现已与泸州市龙马潭区公安局、雅安市天全县公安局、南充市岳池公安局等达成文化合作共建意向。

五、未来规划

(一)继续夯实公安文化研究中心基础。扩充图书资料、提升网络信息平台等。同时,加强公安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建立文化人才储备库,以确保研究中心能够持续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此外,还将加强与国内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引入先进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研究公安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影响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争创全国公安文化研究一流平台。通过深入研究公安文化理论体系,构建公安文化体制机制,以及探索新时代公安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文化理论体系,提升中心公安文化研究工作的国内影响力,成为全国公安文化研究一流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