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情报研究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网站简介 > 平台介绍 > 开源情报研究中心 > 正文

开源情报研究中心简介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25      浏览:

一、建设背景和概况

四川警察学院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紧跟国家安全实战、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对开源情报的需求,于2022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开源情报研究中心。目前开源情报研究中心共有65人,其中在职教师12人,其中博士4人,在职民警3人,在读研究生20人,在读本科生30人。

二、研究内容和特色

四川警察学院开源情报研究中心努力探索开源情报应用和社会化数据的融合与应用创新,既可以服务治安防控、应急处突、重点场所和重点人员管控、维护藏区稳定等社会治理工作,也可以服务案件侦查、违法犯罪打击等警务执法工作,还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海外利益保护提供决策咨询、政策建言等服务,同时还可以开创实战化情景下的学院人才培养及在职培训新模式,提升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实战的能力和水平。

四川警察学院依托“开源情报研究中心”,积极发挥技术探索与应用落地的双向驱动作用,打造国内领先的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领域的技术创新高地、应用高地、人才高地,不仅赋能政法部门对各类重点人群的风险防控和犯罪打击,还能打造开源情报培训基地,在全国形成数据融合赋能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的“四川方案”。

1.服务实战

“开源情报研究中心”重要任务是服务实战。因为,只有服务实战才能获得第一手的案例,才能紧跟甚至引领实战,才能有师资及人才持续培养、持续输出的基础和能力。

开源情报研究中心与遂宁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泸州市公安局江阳分局、贵阳市国安局、四川省公安**队单位通过签署科研项目方式开展了紧密合作,参与专案侦查支撑和开源情报报告撰写及特定情报数据采集分析。开源情报研究中心带领研究生到甘孜州和阿坝州调研开源情报应用现状与困难,并指导相关案件和人员线索挖掘。

开源情报研究中心2023年与电子科大、北京数合等机构合作参与支撑部队对台某重大项目的数据采集、分析和辅助决策生成。2022年参与了国家移民局全球重点人员信息资源库建设,梳理了全球违法犯罪人员信息资源,有力的支撑了国门安全体系建设。

2.服务教学和人才培养

“开源情报研究中心”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平台”为各地公安、国安、部队、监察、各级政府开展广泛的实战服务,一是可以获得第一手的案例资源,用于课堂教学和训练;二是可以不断培养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师资力量;三是可以持续输出一线需要的有实战技能的人才。目前已和成都无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了即可用于新型违法犯罪侦查,又可用于相关人才培养的无糖浏览器,整合各类互联网资源用于侦查和训练。

“开源情报研究中心”通过服务实战,即时了解一线实战需求,即时整合资源和技术探索解决一线实战面临的困境和难题,从而不断创新服务实战的新战法、新技巧、新思路,并将其转化为教学科研的新方向、新成果、新亮点。“开源情报研究中心”骨干联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出版了我国第一套开源情报工具书。

“开源情报研究中心”2023年在中国信息学会指导下联合拓尔思大数据和安数科技等企业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开源情报数据采集与分析比赛”,全国共59个代表队参赛;2024年在中国信息学会指导下联合安数科技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开源情报数据采集与分析比赛”,报名参赛队伍达到184支;有力地推动我校及全国开源情报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应用与提升。2023年“开源情报研究中心”带学生到湖南警院参加首届智慧侦查比赛,获得二等奖、优胜奖、最佳电子勘查取证奖、最佳视频侦查奖等奖项;2024年“开源情报研究中心”带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金奖。

2023年“开源情报研究中心”还联合融通开源数据研究院开展了十一期“全国执法机关开源情报能力提升班”开源情报培训,努力将我校打造成为“开源情报”研究培训全国基地。

2023年12月8日至11日,“开源情报研究中心”在中国信息学会开源情报专业技术委员会指导下联合拓尔思公司在成都承办“第三届中国开源情报技术大会”,会议邀请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陕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机构3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发言,参会人员达八百余人,有力的助推开源情报在中国的普及应用。

2024年开源情报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信息学会开源情报专业技术委员会、融通开源数据研究院等机构共同编写我国第一本《开源情报技术白皮书》。

3.服务科研

“开源情报研究中心”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平台”以及学校丰富的人才储备,开展紧跟实战和引领实战的科研项目,推动我校巩固“涉藏警务”、“智慧警务”特色亮点,抢占“新型违法犯罪侦查”新高地,打造“开源情报”新品牌,从而有力支撑我校国家安全与警事科学实验室的打造。

“开源情报研究中心”通过与通讯运营商、政府数据平台、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服务企业等机构建立数据共享合作关系,通过建立“多源数据据融合创新应用平台”打通各机构之间相互隔离的数据,为公安、国安、部队、监察、各级政府等类国家机构提供多源融合的数据查询与分析服务,真正实现基于数据流动的跨平台数据建模应用,为一线实战部门提供简单实用、操作便捷的跨行业数据分析应用平台。目前已和浙江玖重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了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大数据融合平台。

开源情报研究中心还与重庆赛丰基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利用机器深度学习大模型技术,构建贯通情报采集、整理、分析、传递、反馈全流程的开源情报分析系统,从而实现情报全流程的人工智能辅助采集、辅助分析、辅助决策。2023年12月底已经组装了我国第一台可以离线使用的AI智能情报分析单体可移动PC机,受到安全部门高度关注和评价。

4.服务决策

“开源情报研究中心”有力推进开源情报科研协同实战工作,产出一批国家安全领域重要成果。相关研究用于服务国家安全战略情报研判、执法办案和维稳安保等实战任务,积极推进与实战部门的情报数据共享,协同合作分析研判,上报数十篇资政建言被中央内参采用,并获中央主要领导批示,对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和修改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5.服务社会

“开源情报研究中心”积极参加全国国家安全领域科研学术交流,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团队成员受公安部、国家安全部、中央军委下属各单位、中科院情报文献中心、国家图书馆等单位邀请,赴全国各地讲座百余场次,内容涉及国家安全风险防范、开源情报研判、战略情报撰写等多个领域。

团队成员多次受邀参与全国性的学术大会并发言,仅2023年就在第十一届互联网安全大会、第八届华山情报论坛、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第二届北外滩网络安全大会、第三届中西部侦查学研讨会、公安部首届网络安全与法治治理论坛、公安部刑科协“首届全国公安机关刑事侦查新技术论坛”等全国性学术大会都做了《动态本体论-让机器以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组织数据》的主题发言。

团队运营的“丁爸情报分析师的工具箱”微信公众号和“丁爸网”,翻译和原创发表各类文章2546篇,受到全国20万情报界专家学者和实战单位人员的关注和好评。

三、未来工作计划

1.推动公安办学方式改革,助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开源情报研究中心可有效协同和集聚校内外不同学科领域专家、社会资源,学校、厅局、企业彻底打破主体边界,实现多元互动,提升了涉藏地区国家安全重大、疑难、敏感问题攻坚能力。在精准服务实战中,提供制度化参与研发交流的渠道和协创平台,整合优势资源,促进“理论+实战+技术”融合共振,锻造符合“新文科”建设目标的师资团队。

2.瞄准维护国家安全需求方向,促进智慧警务成果创新

开源情报中心将瞄准国家安全风险演进机理下全过程、全链条、高度映射的全警务工作内容,将科研方向与实战需求协调一致,着眼于风险识别、研判、预警、防控、处置等方面智慧型警务成果生产,采取“订单式需求+精准性产品”相对接模式,擦亮四川警察学院国家安全研究特色品牌。

3.深化校局校企合作,探索人工智能深度应用

一是深化校局校企合作。持续推进交流互动机制,以互嵌式模式创新校局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深化实战反哺理论效果,更好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二是智库建设。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采取“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构建“安全+”国家安全理论框架,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库、智囊团。三是探索人工智能深度应用。与中科院软件所、自动化所、信工所、中电科30所、10所等科研单位及北大软件、人民中科、中科闻歌、拓尔思、海致、智慧星光、中译语通、星汉科技、赛丰基业、数合科技、凌感科技、玖重科技等企业联合探索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AI大模型在情报领域的深度应用。

关闭